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举办第五期青年教师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发布者:体育部王璐发布时间:2025-05-14浏览次数:10

为提升青年教师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深化体育教学改革,5月14日,体育部组织召开了第五期青年教师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会。本次培训聚焦“仰卧起坐”这项体育项目,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动作规范,提升教学水平,更好地指导学生锻炼。


培训会上,基础教研室主任张磊围绕仰卧起坐的多个关键方面展开深入讲解。在常见不规范动作环节,指出了双手过度拉扯头部、腰部离开地面、速度过快等错误行为及其危害。如双手用力拉扯头部会给颈部带来极大压力,容易造成颈部肌肉拉伤和颈椎损伤;腰部离开地面会使腰部承受过大压力,长期如此可能引发腰部疼痛甚至腰椎间盘突出等腰部疾病;快速做仰卧起坐不仅无法充分锻炼腹部肌肉,还会增加受伤风险。

关于主要发力肌群,明确腹直肌是仰卧起坐的核心发力肌群,位于腹部前侧,在身体从仰卧位向上卷曲时,通过向心收缩带动胸廓向骨盆靠拢。髂腰肌在起身初期协助屈曲髋关节,但过度依赖可能引发腰痛,可通过屈膝降低其参与度。同时,股四头肌等肌群也会协同参与。

完整动作分析中,详细拆解动作步骤:首先是预备姿势,教师要指导学生躺在瑜伽垫或地板上,双腿弯曲,脚掌平放在地面,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或耳朵旁边;上升阶段,慢慢向上挺起上半身,依靠腹部力量,而非颈部或背部,挺起时上半身尽量挺直,但不要过度用力向后倾斜;最高点时,身体与地面呈45度角,保持片刻后慢慢回到预备姿势;下降阶段,控制身体下落速度,避免突然坐直或快速落下,确保腹部始终保持紧张状态。

错误动作分析环节,除了常见的不规范动作外,还提到身体后仰至最大幅度时肩背部未接触地面或垫子便开始屈上体、借助臀部的反弹抬起上体或抬起上体时脚跟离地等错误动作,并深入剖析了背后原因,如动作不规范、腰腹力量不足、头部仰卧时过于紧张等。

针对这些问题,张磊给出了针对性练习方法,如卷腹,仰卧,双手交叉置于颈枕后或双耳旁,颈部微屈,两腿并拢,双膝/髋关节屈曲90°,以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发力带动躯干轻度屈伸;转体卷腹,仰卧在地面,双腿架在面前的凳子上,双手放在颈后,向上弯起躯干靠近膝盖,同时转动躯干,让右肘靠近左膝,再换方向交替进行;反向卷腹,躺在一端有支架的卧推凳上,双手抓住后面的支架作为支撑,屈大腿抬起膝盖,将膝盖尽可能地拉向面部,让背部弯曲,同时抬起臀部,使其离开凳面,并向胸腔的方向卷曲,在动作最高处保持一段时间,再慢慢放低膝盖。

此次培训会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青年教师提供了系统、专业的教学指导。通过此次培训,大家对仰卧起坐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科学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未来,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还将持续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版权所有 © 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电话:025-85810000